继电器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继电器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加强我国信息科学基础研究迫在眉睫新日

发布时间:2020-01-15 12:13:38 阅读: 来源:继电器厂家

信息科学是研究信息获取、传输以及各方面应用规律的科学,包括研究信息存贮的电子学、半导体物理、光学和光电子学;传送和处理信息的多媒体通信和计算机系统;以及信息技术在各方面应用所涉及的系统分析和控制决策问题。它是信息资源与技术开发及其推广应用的理论基础,是信息技术及信息化的核心。随着信息化浪潮的推进,信息科学已成为21世纪的科学前沿和制高点。

加强信息基础科学研究的必要性

信息科学是信息技术开发及应用的理论基础

基础研究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是科技与经济发展的源泉与后盾。正如数学、物理学、化学等的研究为工业革命奠定理论基础一样,从19世纪开始对电学、电磁学、原子学等的研究,为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由于电磁学和电磁场理论的研究成果,1835年莫尔斯制成第一台电报机,到1873年,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实现了互通电报。现代通用计算机技术的突破并不是由人们已经熟悉的计算器技术中产生,它最早源自于英国数学家图灵对“可计算数”的基础研究。20世纪中叶开始,晶体管和集成电路的相继诞生,同样是量子学发展推动的结果。可见,信息科学,特别是现代电子信息科学是现代信息技术及其应用的理论基础和源泉。

信息理论指导信息技术开发与应用的发展方向

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理论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反过来又指导实践。当前,信息学研究如何扩展人类的信息器官功能,提高人类对信息的接收和处理能力。它从研究信息加工方法和手段的技术性学科演变成研究自然界和社会中信息过程规律的基础科学,是指导人类走向信息文明的新学科体系。20世纪60年代,我国研究成功原子弹、氢弹,是因为物理学、数学研究作为理论指导。我国生物技术取得突破更是和我国生物学基础研究的进步分不开。信息技术的创新同样离不开信息科学理论研究突破。信息科学是实用性很强的科学,因此,信息科学研究把支持创新性的研究放在首位,强调支持对科学研究和国民经济有重大意义的创新性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强调支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密切结合;强调支持解决科学研究中的重大方向性问题和产业领域中的关键现实性问题的研究;强调本学部内各学科间的交叉研究及信息科学领域和其他科学领域的交叉研究。这样,信息科学理论就为信息资源开发与信息技术发展和突破指明了方向。

我国信息基础科学研究滞后导致信息技术进步缓慢

信息技术主要是依靠国外引进,信息基础科学研究薄弱

20世纪80年代以来,鉴于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我国在信息技术发展上选择了一条引进、吸收、创新的路径,也称之为“以市场换技术”。“以市场换技术”对于技术引进起到了很大作用,特别是对于国内技术水平与国外差距较大而且不涉及敏感领域的技术,引进无疑是当时“模仿创新”的主要方式,但也由此形成了对国外技术的“依赖性”,因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我国对信息科技研究的“惰性”,使我国信息科学基础研究创新的进展不大。信息化最早是日本提出来的,美国和日本在信息科学理论研究领域走在世界的前列,我国信息科学研究远远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没有信息科学理论的创新,信息技术创新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没有持久竞争力的。

资金不足,研发投入低,其中基础科学研究投入更低

我国电子信息企业研发投入资金不足,2002年,我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研发经费投入总额217亿元(合26亿美元),尚不及同期IBM的60%、微软的50%,多数企业认为研发投入不仅风险大,而且即使投入有限的研发资金也无法与跨国公司进行技术竞争,索性干脆把有限的资金用在营销方面,在核心技术上宁可给跨国公司“打工”。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资金积累少,科学研究投入低。2002年全国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161亿元,占GDP比重仅为1.1%,而当前发达国家这一比重平均为3%左右。在有限的R&D经费投入中,基础科学研究经费支出为74亿元,所占比重仅为6.3%,其中电子、通信、计算机与自动控制等信息领域经费投入仅为8亿元。

基础研究滞后未能对信息技术开发和应用提供有效指导

信息科学是不断发展的新兴科学,它代表着一个国家在新兴科学领域的理论研究水平和对信息运行规律的认识水平,它能够指导信息技术创新、推广应用以及信息资源的开发实践。因此世界各国对信息科学的发展都非常重视,下大气力培养这方面的人才。正因为如此,相当长时间内,西方在这个领域对我们进行封锁。我国信息科学理论的土壤还很“贫瘠”,信息化理论体系的支点仅包括信息化六要素、信息化分类、信息化指标体系等,对我国信息化实践指导作用非常有限;因此我国实施信息化工程的10多年,基本上是“摸着石头过河”的实践过程。信息化的关键是“预见、受控和有序的变革”。如果没有科学的信息化理论体系指导,预见、受控和有序无从谈起。

值得指出的是,近年来我国VCD/DVD企业屡次被外国企业征收专利费就是因为在基础科学技术(光存储技术等)上要利用外国的知识产权,增加了我国企业的成本,制约了我国DVD工业的整体竞争力。

加强信息基础科学理论研究的对策建议

站在时代高度,把握信息科学理论的研究方向

我们面临的是信息社会网络化时代,从理论思维到实践都需要新的突破。基于这样的时代特征,信息科学研究的起点要高,立意要新,要有面向世界和未来的眼光。同时,积极跟踪国际前沿动向,与国际接轨也势在必行。总之,在理论研究思路和方向的把握上,既要放眼世界,面向未来,又要充分认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国情,特别是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时代背景,力求形成有中国特色的信息科学研究理论体系。

制定信息科学研究规划,组织联合攻关

为加强我国基础科学领域的研究,“八五”期间,国家实施了“攀登计划”,“九五”期间,实施“973”计划,鼓励优秀科学家围绕国家战略目标,在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能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的重点领域,瞄准科学前沿和重大科学问题,开展重点基础研究。对信息科学理论体系,每一领域的内容及其准确表叙的方式等都需要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建议根据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即时规划和组织大型科技研究任务,联合组织攻关。

从基础做起加强我国信息理论人才的培养

我国的信息化理论系统尚未形成,信息化高级人才主要是经验型的。今后,作为以基础研究为主的高等学校,要注重对信息科学有研究潜力的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同时在研究机制上要进行创新,创造一种有利于搞信息基础科学研究的环境和氛围。

全面深入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我国的信息技术创新、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及信息资源开发,是融合在全球化过程中的。如果以跨越为目标,必须进行国际合作,包括学术交流、多边合作等内容。通过学习国际先进知识和经验,掌控全球信息化动态和发展趋势,并以此制定我们的对策。由于信息化是一个中国特色的概念,如果能勾画出信息化的知识框架,就能与国外同行建立正确的知识映射关系,进行系统的、专业指向明确的国际合作。

中国曾创造过悠久的古代信息文明,在今天广泛深入的国际合作中,我国有机会形成国际学术界公认的信息科学理论,产生国际级学术专家,并在全球信息化进程中对人类有所贡献。

预约挂号平台电话

名医汇

医院网上挂号